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汉风烈烈起南洋>第162章 不可避免的战争

第162章 不可避免的战争(第2页)

这。。。,乾隆表示,完全不能接受。

他必须要干掉缅人,至少不能让自己二十年整顿的八旗,还不如万历时期的明军吧。

所以舒赫德和鄂宁回来的奏疏,让乾隆万万不能接受且火冒三丈。

奏疏中,舒赫德和鄂宁列举了征缅的困难,总结起来一共五条:

一是战马、挽马等军用牲畜不足,按满兵一万、汉兵三万出兵规模算,战马、驭马需十万匹。

云南地处边地,滇马个矮量也不多,急切之间很难凑齐。

二是军粮不足,按四万兵、十万马算,单十个月就最少要四十万石粮食,但云南全省库存只有三十余万石,缺口很大。

嗯,这两家伙实际上还在遮掩,以云南官场的腐败程度来看,实际上有二十万石粮食在,那都是大小官员有良心了。

所以虽然表面看只差了几万石粮食,但两人还是在粮食缺口上疯狂叫苦。

三是云南到缅甸山高林密,军粮的转运难度非常大。

四万大军和十余万骡马的吃食,在中原可能只需要二十万民夫就可以搞定。

但在云南,鄂宁坦言,没有百万人是不可能的。

这云南人力资源本就没有中原丰富,要在滇缅边境集中百万人的转运民夫,简直就是做梦。

四是大军行进艰难,此外滇缅边境路况太差,清军的重武器很难运上去,缅军则以逸待劳,架好了大炮等着清军上去送。

五是水土不服,前三次战事病死的跟战死的几乎一样多,减员太厉害,根本扛不住。

嗯,这两家伙还没想到,第四次清缅战争,疾病就要给旗人大爷们狠狠地上一课了。

如果从实际上来说,舒赫德和鄂宁算是非常称职的了,基本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可是这两货,完全就是被前三次战争给吓怕了,他们根本不想打第四次。

所以只列举了困难,提议与缅人议和,丝毫不提这些困难该如何解决。

乾隆多精明一个人啊,他一看这上书的口吻,就知道舒赫德和鄂宁怎么想的。

他当即暴怒,把奏疏扔到地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骂舒赫德鄂宁‘乖戾无耻、有负皇恩、毫无人臣之担当’云云。

骂完还不解气,乾隆命将这二人的奏疏让群臣编阅,让每个大臣都参与批判。

并当场革去舒赫德的刑部尚书之职,命侍卫召回北京议罪。又把云贵总督鄂宁,降职为候补的福建巡抚。

其实乾隆还是上当了,舒赫德要是真的扛起了第四次清缅战争的责任,那才是九死一生,现在虽然被革职又被拉回北京议罪。

但他这罪,怎么也不致死啊!

就舒赫德这种满洲正白旗大臣,只要不是被判流放或者死罪,革职根本不算什么事,从清缅战争这个大坑中逃得一命,才是最重要的。

过了几天,乾隆回过味来了,但命舒赫德回京的诏书已经下达,好面子的他又不能说被臣子摆了一道。

于是立刻下旨,命鄂宁继续在云南戴罪立功,筹备军务,总算没让这条狡猾的老狗也给跑掉。

但,这仍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是满清上下,除了乾隆以外,绝大多数人都对征讨缅甸起了极大的畏惧之心。

乾隆处罚了舒赫德,反而让许多旗人大员看到了逃生的希望,愈没人主动出来承担责任了。

此时,贡榜王朝的使者再次到达北京。

白象王知道自己虽然胜了,却是惨胜,只要满清还要打他,他就是始终有被再次痛打的危险。

且就算是惨胜,他也扛不起了。

此前双方就沟通过一次,但当时白象王仗着战胜,也是因为胜的太惨,国内无法交待,于是硬着头皮说是议和,却向满清索要孟连、车里等土司。

这差点没把乾隆给气死,当即把缅人使者赶走,声言绝不议和。

而这一次,白象王受到了暹罗复国的威胁,又算是勉强摆平了国内的异义,才决定又派使者前来议和。

他还释放了被俘的清朝官员,原云贵总督杨应琚的儿子杨重英,作为善意。

但到了北京,白象王虽然不再索取境内土司了,但乾隆先被白象王扫了面子,接着被莫子布刺激,后面又被旗人大员们来了个非暴力不合作,根本下不得台来。

因此,即便白象王降低了要求,乾隆仍然怒不可遏,提出除非白象王‘束身归命,或专遣勋贵大臣前来。’

这不管是让白象王亲自前来朝拜,还是派王族大臣到北京给乾隆磕头认错,白象王都不可能答应。

清缅第四次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

书友推荐:大宣武圣:从练功加点开始难宣于口还珠之含玉给卫莱的一封情书八零大美人她不挣扎了无敌六皇子春盼莺来相敬如宾第六年执掌风云龙王令伺机而动山村傻子神医月嫂的秘密生活晋末长剑我有一剑花开百年林阳苏颜捻桃汁六零寡妇再嫁于青
书友收藏:城里的香艳全民神祇:我献祭亿万生灵成神综影视之一下就拆了官配我是绝色美少年红楼沉浸式围观你一个交警,抢刑侦的案子合适吗重生在电影的世界综影视之体验万界穿越从神兵小将开始盗墓:异人之下,九门一首闪开,我要开始说话了!(无限)无敌六皇子国民女神穿进肉文中【高、SM、NP】正文免费玫瑰头颅穿越星际妻荣夫贵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在人间双男主,酒后不小心和死对头睡了奔向你综影视:阮墨竹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