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不负娇宠>第16章 钓鱼

第16章 钓鱼(第1页)

  “阿娘,过继一事不啻于掩耳盗铃啊。”

  王鼎不接母亲关于他孝不孝的话题,直奔主题,“且不说家里上下的奴婢,单是亲友故交,哪个不知道大郎是长房长孙?”

  万氏躺在地上打着滚儿,听了这话,不禁有些心虚。

  “长房长孙”四个字便是她最先喊出去的,不为别的,就是想确定自己宝贝金孙的地位。

  王鼎继续道:“在梁州老家也就罢了,进京这几年,大哥但凡出门交际,都会带上大郎。旁人问了,大哥便回说是‘犬子’。”

  这下王鼐的神情也有些讪讪。

  王鼐直挺挺的跪在那里,略带悲愤的说道:“阿娘,大嫂不是聋子,更不是傻子。家里奴婢和亲友,咱们好歹还能控制一下。可、可外头这么多人家,却未必买王家的账啊。”

  依着这几年王鼐嚣张跋扈的行事作风,人家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还奢求人家帮忙一起圆谎,这也太一厢情愿了!

  万氏嘎巴嘎巴嘴,一时忘了该如何回应。

  王鼐揉揉鼻子,心道:老二说得不无道理,外头那些长舌妇,确实是个麻烦啊。

  王鼎以为劝住了母亲和兄长,稍稍松了口气,正要抹把汗爬起来。

  不想耳边又响起了母亲理直气壮的声音:“什么‘过继’?大郎原就是你的儿子!”

  王鼎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万氏。

  万氏用袖子擦着脸上的泪,根本不惧儿子无声的抗议:“没错,大郎本来就是你二房的长子。过去你大哥膝下无子,看着大郎聪明、懂事,这才带在身边教养。”

  李氏原本安静的立在一旁,任由婆母撒泼、叫骂,她打定主意了,只要自己不松口,婆母还能真扯根绳子上吊不成?

  婆媳二十多年,李氏早就摸清了万氏的脾气。别看这个老婆子整天喊着死呀死的,却比谁都惜命。

  要不然,也不会又是求神念佛、又是豢养黑猫了。

  万氏的闹腾大法也不过老三样:一哭二闹三上吊。

  李氏只要说服了丈夫,让他顶住前两样,万氏再闹腾也就那样了。

  但此刻,听了婆母的话,李氏气得浑身直哆嗦。

  万氏越说越觉得自己的说法可行,一梗脖子,“谁规定大伯不能养侄子了?狗儿没儿子,把侄子养在身边有何不可?”

  王鼐眼睛一亮,对啊,阿娘说的没错。

  就是赵氏明知道大郎的出身,只要一家咬死了说大郎是二房的孩子,赵氏也没办法!

  “……”这回王鼎是真的无话可说了,两只手紧紧的握成了拳头:这和过继还不一样,如果他们夫妻同意了万氏的做法,那么以后王怀恩不管在宗法还是“血缘”上,都是他王鼎的嫡长子。

  可问题是,王鼎真心不想要这么一个嫡长子啊。

  他有王怀瑾这么出色的长子,为什么要让一个出身不明的婢生子压在亲生子的头上?

  人都是自私的,王鼎孝顺,却并不愚孝。做不到因为阿娘一个无理的要求就把原本属于自己儿子的东西拱手让给旁人。

  哪怕这个旁人是他亲侄子。

  知子莫若母,万氏一看王鼐的神情便知他不愿。

  与王鼐交换了一个眼神,万氏一改方才的撒泼,改走慈母路线:“二牛,刚才阿娘一时生气才会乱说,其实阿娘心里清楚,我家二牛最孝顺了。”

  “你们阿爹去的早,王家一群黑心贼,为了抢咱们家的屋和田,变着法儿的磋磨咱们母子。”

  “那时候,二牛你还没有锄头高咧,就跟着阿娘和你大哥去地里干活。”

  “二牛,小时候你和你大哥多要好啊,有半块饼子,也是他一口你一口。”

  李氏眼前一团黑,如果婆母一味的撒泼撒滚,自己郎君还能顶上一顶。可若是打上亲情牌,郎君没准儿就会心软哪。

  “二牛啊,咱们家现在富贵了,狗儿和你都当了官,可你们兄弟不能生分了啊。这次,你大哥碰到坎儿了,你个做兄弟的,就不该帮一帮?”

  听母亲忆起往事,王鼎眼睛湿润了,挺直的身板儿也软了下来,但嘴上还在说:“阿娘,大郎的事也不算什么。就算大嫂知道了,顶多闹上一闹,不会真让阿兄如何。”

  私下里,王鼎和李氏商量过。

  他们夫妻一致认为,王怀恩的事根本就是家事。赵氏最多借圣人的手打压一下王家,却不会让王家伤筋动骨。

  再说了,就算王家给王怀恩安排了“合理”的出身,赵氏就真的会相信?

  没准儿到时赵氏对王家的怨恨更深呢。

书友推荐:苏霞老王异界游戏制作人小狗听不到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神婿叶凡春盼莺来正义的使命无敌六皇子网恋到顶头上司了!大宣武圣:从练功加点开始伺机而动花开百年嫂子,求你,弄死我开局无敌,吾乃不朽大帝难宣于口全球畸变:开局活吞黑曼巴蛇晋末长剑林阳苏颜再无今夏苏媚赵春城
书友收藏:荼靡花开破云快穿从魂穿六零开始你一个交警,抢刑侦的案子合适吗全球畸变:开局活吞黑曼巴蛇后妈养崽:太宠啦,老公萌娃黏着她综影视之体验无敌六皇子苏媚赵春城综影视:梦一场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恃宠入婚综影视之一下就拆了官配红楼贾恩侯综影视之蓉蓉校花学姐从无绯闻,直到我上大学官运红途趁校花家里穷,忽悠她当女朋友我是绝色美少年盗墓:异人之下,九门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