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朕的大明朕做主无删减笔趣阁>第六十四章 周应秋献到任须知

第六十四章 周应秋献到任须知(第1页)

书友点击:

“臣周应秋恭请圣安。”

“平身。”

放下手中的朱笔,朱由校抬头看向了抱着两本书进来的周应秋。

“周爱卿今日来,可是有什么事?”

“回陛下。”

将手中的东西交给太监,周应秋躬身道。

“臣目前已为所有在京官员做好库档,请陛下预览。”

“哦?”

闻言,朱由校拿起太监抱过来的第一本书。

入眼第一卷,就是内阁辅方从哲。

上面写明了方从哲的信息,哪里人士、哪年出生,哪年中举,哪年到哪年在哪个官职上。

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内容。

没有这人做过什么、说过什么、别人如何评价等等。

此时是万历四十八年,有的人他将来会做什么,他知道的比本人都清楚。

而对于万历四十八年之前的事以及别人的评语,他没兴趣知道,那时候的党争不比天启年间轻。

评语这玩意儿,只要有人参与,肯定就会有水分。

而且如果按照评语选人,不用怀疑,肯定选上来一堆假大空的清流。

修经历档案,可保证朱由校在用人之时,最大程度的忽略掉朋党带来的影响。

“这本书是?”

将官档放下,朱由校好奇的拿起了放在下面的那本书。

“《到任须知》。”

看了看封面上写的书名,朱由校翻开了书。

看的出来,书的主人经常翻看,书线都有些开了。

而且字里行间都用小楷写着一些自己的体会与见闻。

“此书为太祖所修,其目的为教导进士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官员。”

看出皇帝的好奇,周应秋弯腰拱手道。

“好,好,好。”

翻看了几页之后,朱由校不得不感叹道。

“得此物,胜似千金啊。”

朱元璋给后人留下的好东西太多了。

一本《皇明祖训》,这是教导皇帝的。

一本《到任须知》,这是教导新科进士的。

科举取士,从隋唐家,赵宋成熟,到了明朝,已经成为了朝廷选官的主流方式。

而且,明朝的进士,但凡考中的,多数上手就是一地父母官。

而用屁股想想都知道,一县之中的政务是何等的繁杂。

县衙里无数的胥吏、境中士绅大户,这些人连接成一道道密密麻麻的利益链条。

其间的钩心斗角又是何等的云谲波诡。

这些东西,岂是一个初来乍到的书生能搞定的?

朱元璋没有将自己选出来的这些新科进士当做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而是将他们看作是一群初出茅庐的菜鸟。

这些个新科老爷,从本质上说,那就是个個书生。

前日还是一书生,今朝就做上了一地父母,那如何才能胜任呢?

而朱元璋又是一个非常体恤民间疾苦的皇帝,他也怕自己选出来的进士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那到时候倒霉的可就是一县的百姓了。

所以,他就召集了一批老吏和朝中能臣,着手修订了这么一本《到任须知》,专门给新科之进士,这就是大明朝地方官的规范性法令。

《到任须知》这东西,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教导那些刚刚科举取官的新科老爷们,如何才能做一个官,做一个好官。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