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朕的大明朕做主>第十七章 相互安排

第十七章 相互安排(第2页)

书友点击:

闻言,韩爌微微一笑。

“私藏甲胄、劲弩、火铳均形同谋反,有的东西,可是花钱买不到的。兵部只要借着给辽东筹措甲胄、兵器的缘故,不给徐光启的那批士卒给甲胄兵器,就算是精兵,哪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妙!”

听到韩爌的话,顿时就有东林党人喝彩到。

“还是韩公计高,如此一来,就算皇帝练成了一支精兵,哪到最后,还是兵部说了算,不会失去控制啊。”

“韩公高计。”

就练张鹤鸣听到韩爌的打算,都忍不住点了个赞。

在朝臣商量怎么安排朱由校的时候,朱由校在干什么呢?

在画图,画他心目中银币的图纸。

中原历朝历代都有钱荒的问题,那就是铸造出来的铜币不够用,导致各种稀奇古怪的钱币都有,从刘备铸五大钱开始,当十大钱、当百大钱、泥钱、瓦钱再到朱元璋的大明宝钞,各种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货币都弄出来过。

但唯独少了一种:银币。

当然,这里说的是能拿出去花的银币,不是用来陪葬、赏赐、祈福的银币。

历朝历代的官府,都会铸币,主要铸造的就是银币。

就拿北宋来说,巅峰时期,一年铸造3o亿枚铜币。

为啥铜币不够用呢?还不是一個国家在铸,其他多个国家在用。整个东亚、东南亚都在用中原国度铸造的铜币。

在统治力上,中原国度铸造的铜币比现在的米钞还要霸道,米钞是白头鹰逼着你用。

而中原铜币是你上杆子求着用。

单说大明,景泰四年(1453年),隔壁的倭瓜跑到大明朝贡,用白银、女人、矿物等物,从大明换走了五千一百余万枚铜币。

这五千一百万枚铜币是个啥概念呢。

当时的南京、北京两处的宝源局加起来,年铸铜币不足两千万,按照当时的物价,折算一下就是三万两白银。

而倭国十年一朝贡,大明两京宝源局加起来打造的铜币,存量就直接下去一半。

要知道这还仅仅是倭瓜,大明最巅峰的时期,可是有二十七个朝贡国,十五个不征之国的。

大明的铜币大量外流,在最鼎盛的永乐时期,永乐通宝成为了整个南亚和东南亚的实质性的货币。

然后,就生了大明最离谱的事情:几乎所有的朝臣,都觉得是海贸,导致了国内大量铜币流失,应该禁止海贸通商。

后世白头鹰年年开闸放水的大印米钞,逼的全世界给他买单。

而在大明,你就很难想明白,这大明手里握着这么大个铸币权,哪就是年年开闸放水一样的铸造铜钱,将国内矛盾往外转移,哪也不至于弄到经济崩塌到这地步啊。

手中拿着一枚万历通宝,朱由校内心思索着。

对于大明,辽东建奴的乱子,山西晋商卖国,西南的改土归流导致的土司不听话,说句实话,这真的可以说的上是癣疥之疾,大明真正的毛病,在于朝廷失去了对货币系统的掌控与财政系统的崩塌。

张居正变法,在历史上的作用是被拔高的。

这次变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朝廷失去了对货币的控制权。

现在,朱由校最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收回铸币权!

货币安全,关乎国家安全!

ps:明末货币问题放在了作品相关。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