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朕的大明朕做主>第十四章 这皇宫爷是不住了

第十四章 这皇宫爷是不住了(第2页)

书友点击:

而浙兵,自打戚继光死后,浙兵就过的一天不如一天,前前后后几十年下来,战死的战死,告老回乡的回乡,一直到蓟州兵变被屠了一次。

到现在就只剩下戚金在辽东带的哪一营三千人的浙兵和张名世新练的一营浙兵了。

至于川兵,秦良玉兄长秦邦屏已经率领四千白杆兵援辽了,历史上辽沈失守,浑河血战生后,秦良玉亲率三千白杆兵北上守御山海关。

而就在秦良玉离川不久,四川土司安邦彦、奢崇明反叛,川中就闹腾了起来。

所以,现在的大明是特娘真的没兵了。

不过还好,现在京城边上,就有一支新招兵马,能够让他这个皇帝用意用。

摇了摇头,将一些杂念摔出了脑袋,此时马车已经到了南海子门口。

“皇爷,英国公和徐大人迎驾。”

“臣徐光启张维贤恭请圣安。”

“末将钱世桢恭请圣安。”

“奴婢冯况恭请圣安。”

下午两点左右,朱由校刚从马车中走下,一群等在南海子门口的人连忙上前拜道。

“朕安,平身吧。”

走下马车紧了紧腰带,朱由校抬头打量着南海子的东红门。

南海子源于辽金,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到了后来,就成了国家公园。

南海子在明朝,还没有后来阅兵的作用,在南海子阅兵是从顺治十三年开始。具体的就不介绍了,自己上网搜。

此时,明朝的南海子主要由上林苑监进行管理,下设设良牧(放牧,养牛羊猪等)、蕃育(养鸡鸭等禽类)、嘉蔬(提供瓜果)、林衡(提供花草)、川衡、冰鉴及典察左右前后十署,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私人农产品配送机构。

明朝南海子的具体面积已不可考,但朱棣给南海子的围墙就修了有一百二十里。

当然,在南海子之中还有明朝的另外一大特产——净军,由太监组成的军队。

当然,说是军队,其实是太监预备队,广泛分布于皇宫、黄陵以及皇家园林,大部分都是做些苦差事。其来源主要是:

1、太监预备队:京畿民家羡慕内官富贵,私自奄割幼男,以求收用。亦有无籍子弟,已婚而自奄者,礼部每为奏请,大率御批之出,皆免死,编配口外卫所,名净军。遇赦,则所司按故事奏送南苑种菜,遇缺,选入应役,亦有聪敏解事,跻至显要者(如魏忠贤)。

2、当势太监被贬斥,充军到净军。历史上的王安就是被配到了净军,然后被弄死了。

3、皇帝或者当权的太监特意组训的、由身体素质较好的阉宦组成的部队(历史上魏忠贤就这么干,据说整了四万。崇祯有一次直接从福建招收阉了两万多)。

带着四个人以及身后跟着的几個太监,朱由校快步走进了南海子。

“徐爱卿,去岁八月你曾上书练兵,九月神祖同意。不知到如今选练多少了?”

一边走,朱由校一边打量着这个满脸风霜的老人问道。

“回皇上,虽然神宗皇帝是去岁九月同意微臣练兵,但臣真正开始练兵是从今年的五月份。到现在,臣也只是从大兴、通州等地驻军中拣选部分,而后又招募新兵,现有丁七千三百口,日常操练。”

“嗯。”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万历皇帝让徐光启练兵两万,为啥到现在只有七千三百?

还不是兵部那帮孙子不给粮草军饷,在昨日天启让从内帑拨银前,这些人的军饷都是别人捐的和徐光启自己筹的!

“徐爱卿辛苦了。”

砸吧了下嘴,朱由校走上了一个高坡,看着下方正哪这棍子练习刺杀的士兵,或者说壮丁迟迟不语。

这些士卒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衣甲鲜明的腾骧四卫营,另外一部分,就是徐光启编练的新军了。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