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朕的大明朕做主>第四章 走登基流程

第四章 走登基流程(第2页)

书友点击:

但现在这情况,这个剧情是不是不对?

剧本上不是说李选侍扣留嗣君,他们前来营救吗?

这怎么人质自己跑出来了?

王安呢?

一群人跪在地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杨涟这个二愣子出声问道。

“你们不是说宫内有奸人作祟,扣留储君吗?奸人呢?”

而另外一边,在一众重臣的簇拥下来到文华殿,接下来,就是走皇帝登基流程了。

朱由校端坐上方,下面的朝臣开始商议。

泰昌皇帝朱常洛,谥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定庙号光宗。

朱由校的年号定为天启。

然后就是什么在位不足一年,用半年补上之类的,这些全部通过。

对于这些,朱由校满心的吐槽,这段剧情很拖沓的好嘛,就不能跳剧情么。

上午八点,礼部尚书孙如游上书,考孝宗皇帝崩于五月辛卯武宗皇帝即位于次日壬辰之例,乞登宝位,以定天下以安人心。

朱由校准其所奏。

上午九点,一道道令旨开始下。

令旨谕兵部、卫官军戒严中外。

谕报讣于诸藩。

谕命妇免哭临祀。

因为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后的尊谥尚未举行,所以先只是草草的封太子妃郭氏、皇帝生母王才人为皇后。

同时,内阁辅方从哲、阁臣刘一燝、韩爌上书,大行皇帝宾天,遗体存放位置要挑个地方。

现在神宗的三月孝期未过,乾清宫前殿有挂着万历皇帝的牌位,坤宁宫又挂着孝端皇后的牌位,泰昌皇帝的梓宫(棺材)只能放在仁智殿。

朱由校准其所奏。

少傅兼太子少傅英国公张惟贤携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军民耆老等人上一进表,朱由校推之不受。

上午十点,少傅兼太子太傅英国公张惟贤携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军民耆老等人上二进表,朱由校推之不受。

上午十一点,少傅兼太子太傅英国公张惟贤携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军民耆老等人上三进表。

这次,朱由校表示,遗命在躬,不敢固逊,勉从所请。

同时,为了表彰内阁辅三人和五部尚书、张维贤等人准备登基事宜辛苦,赐几人银币若干。

同时,内阁上奏,令张鼐等八人将大行皇帝的遗诏带着前往各省开读。就是告诉天下人又换皇帝了。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二,丙子日。

礼部、鸿胪寺、教坊司、锦衣卫都已经做好准备。

先是礼部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告诉上面的人,人间天子又换了。

而后朱由校先穿着孝服在大行皇帝几案前设酒果祭拜。

祭拜完后,朱由校当场换上衮冕。

而后,又穿衮冕服去奉先殿祭拜,告诉老祖宗,朱由校当皇帝了。

然后,就是穿着衮冕服疯狂祭拜。

到神宗皇帝几筵前行五拜三叩头大礼祭拜。

到孝端显皇后几筵前行五拜三叩头大礼祭拜。

到孝靖皇太后神主前行五拜三叩头大礼祭拜。

到大行皇帝几筵前行五拜三叩头大礼祭拜。

到恭静端懿温惠郭元妃神主前行四拜礼祭拜。

最后到昭肃恭和章懿王才人灵位前行四拜礼祭拜。

一番祭拜下来,拜的朱由校是头晕眼花,他是真的苦,今年一年,先后死了一个皇后和两个皇帝。

祭拜完后,继续穿着衮冕服在文华殿后等着。

文武官员则是穿着朝服在文华门内外等着。

待到都准备好之后,各部执事奏请升殿,然后朱由校坐上龙椅。锦衣卫鸣鞭,百官进内,行五拜三叩大礼。

然后百官再出去,到承天门(现天安门)外等候。

接着翰林院官给诏书盖印,讫序班举着诏书在殿中转一圈,然后鸿胪寺请命,让颁诏翰林官将诏书交给礼部官,礼部官受诏书置于案上云盘内,从殿左门出。

而后,礼部官捧诏到承天门上开读,读完之后,将诏书迎至礼部颁行天下。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