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汉风烈烈起南洋>第225章 乾隆不愧是你啊

第225章 乾隆不愧是你啊(第2页)

二月二十二,暹罗吞武里城,一片喜气洋洋,据说大王郑信,甚至在头一天晚上激动的对着亲近抹眼泪了。

这事我莫大将军可以证明,因为二月二十一,他收到了郑信特意临时送来的礼物,由此可见郑信真的很激动。

相比起历史上鄚天赐利用先优势给他下烂药,等到册封下来,郑信人都已经投胎了。

这个时空,他确实可以这么激动,因为这次求封,实在是太顺利了。

而且暹罗不比缅甸和安南。

缅甸历来都是游离于东方朝贡体系之外的,跟日本差不多,某些时候甚至是中原王朝的对手。

安南则是只要求个册封,然后就会关起门来做小中华的美梦,与中原朝廷的联络,也不多。

唯有暹罗,自前阿瑜陀耶王朝开始,就跟中原联系特别紧密。

暹罗上下,非常依赖从广州运来的铁器、瓷器、布帛、药材等等。

同时,暹罗的象牙、苏木、蔗糖、鳄鱼皮,大米,都需要销往中国。

特别是暹罗的大米,到如今已经是广东、福建两省最重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尤其福建,由于江浙等省快资本主义化,桑田远多于稻田,自己粮食都不太够吃,很少能运米到福建。

暹罗大米就是闽省粮食最重要的来源,很可能没有之一。

自雍正时期起,只要从暹罗来的大米商船如果推迟十天以上,福州、泉州的米价就要大涨。

这也是满清政府对闽粤两省人下南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之一。

他们需要这两省的百姓下南洋种田,然后把大米不停地往大6运,以达到平抑米价的目的。

史载清廷眼中的暹罗,乃是‘地饶沃,产米尤多,价值亦贱,每石不过二三钱。

然闽省,丰年亦要一两二三钱,一遇旱涝,动辄每石米一两八九钱。’

有了这么大的差价和如此迫切的需要,自康熙中后期起,清廷就不断出台规定,从带米回国商船不收米豆税,到全船减免部分税收。

甚至到了灾年,运米两千石以上回国者,可以奏请赏给职衔顶带的地步。这大大激了商人们的热情。

此时暹罗年产大米约一千八百万石,出口大约六十到一百万石。

仅闽省一地,每年最多进口四十万石以上,至少时,每年也有十五到二十万石左右。

而有了这么密切的经济联系,双方其他方面的联系,也顺理成章的更加紧密了。

可以说,在南洋,最把满清所代表的中央王朝当成大腿的,也最听话的,就是暹罗了。

所以别看好多暹罗人觉得郑信连纳真都不能算,但有了满清的背书,他屁股底下的位置,就会稳当许多。

二月二十三,黄道吉日。

满清册封使者,军机处行走,理藩院侍郎章佳。庆桂,在吞武里城外的金佛寺,正式册封郑信为暹罗国王。

郑信摆香案,率百官跪坐,独向北而拜,庆桂在其身右侧少前,宣读诏书,制曰:

‘我国诞膺天命,统御万方,声教覃敷,遐迩率服。

………

暹罗国地隔重洋,向修职贡,自遭缅乱,人民土地悉就摧残,实堪悯恻!

。。。。。。。。

摄国事长郑昭,用能保其土宇,辑和人民,阖国臣庶,共所推戴。

用是特颁朝命,封尔郑昭为暹罗国王,锡之诰印,尚其恪修职事,慎守籓封,抚辑番民,以副朕怀柔海邦之至意。’

郑信得制命诰封,再次向北而拜,感激涕零。

这次册封,除了制命他为暹罗国王以外,还封郑信母亲洛央为贞惠抚德王太后。

赏郑信蟒缎、锦缎各二,闪缎、片金缎各一,丝缎四,玉器、玛瑙各一,松花石砚二,珐琅器十有三,瓷器百有四。

准许暹罗国每年木兰秋狩时入贡,暹罗王的王室船队,可直入广州埠交易,无需跟欧洲西番那样经过繁琐的手续报关,商税方面,亦有优待。

“妈的,满清果然没安好心。”正准备去河仙的黄真,没有混在郑信的暹罗臣属之中,而是在外面观礼。

当看到最后一条优惠之后,他立刻在心中破口大骂,然后急匆匆往河仙赶去。

因为这最后一条,基本跟莫子布想控制一个十三行的条件相差不大。呃,也不是,大约相当于六成吧。

而十三行的盘子就这么大,给了暹罗吃了这么大一口,势必就不会给河仙也来这么一大口了。

这是想干什么?挑拨翁婿关系,引起郑莫两家互相争斗吗?

书友推荐:我有一剑给卫莱的一封情书正义的使命清冷师尊被疯批徒弟囚禁后混沌剑神原神:从开局催眠安柏开始伺机而动相敬如宾第六年绝世强龙龙王令城里的香艳修真界幼崽求生指南还珠之含玉网恋到顶头上司了!全民转职:修仙者废?看我一剑开仙门!异界游戏制作人全球畸变:开局活吞黑曼巴蛇大宣武圣:从练功加点开始晋末长剑林阳苏颜
书友收藏:闪开,我要开始说话了!(无限)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我是绝色美少年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苏媚赵春城综影视,在小世界里刷技能我的公公叫康熙红楼沉浸式围观综影视之创死所有主角权力巅峰:从基层公务员开始在人间全民神祇:我献祭亿万生灵成神全民转职:修仙者废?看我一剑开仙门!无敌六皇子综影视:梦一场一品红人奔向你穿越星际妻荣夫贵恃宠入婚被冒名替嫁后,她改命改运生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