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明末问鼎>第十章 辽阳城

第十章 辽阳城(第1页)

辽阳城。

刘俊戴着厚厚的毡帽,双手插在袖口里,身上的皮裘领子竖起,牢牢地遮住了半边脸。

他低着头,只看脚下两步的距离,但是脑海中却仿佛有了周遭所有道路的画面。刘俊计算着步子,向左一拐,丝毫不差地转进了一个巷口。

然后他计算着脚步,在从里倒数第三家门前停下,伸出手拍了拍门,三短一长。

不一会儿,李顺就将门打开,刘俊闪身进去后,李顺用余光望了一眼四周,然后轻轻关上了房门。

杨端和迎上来道:“少帅,以后这打探消息的事,还是让我和李顺去吧,毕竟我们这等小兵,认识的也不多。”

刘俊摇摇头,辽阳城周长二十四里,好多地方,尤其是都司府那块儿,他只去过一次,脑海中还未能构建出这些地方的全景地图,这让身处古代的自己心里不安。

刘俊一边往屋里走,一边摘下毡帽,用手拍打了几下上面的积雪,自言自语道:“父亲怎么就投降建奴了呢?”

杨端和双眼立马涨红道:“中伏时,我亲眼所见,大帅纵马冲阵,三进三出,马蹶犹起身步战不止,手刃建奴一二十人,力战殉国,哪个敢污蔑他老人家投贼!”

刘俊平静道:“自然是没有这回事儿。”

“但奇怪的是辽阳城里确实传得沸沸扬扬,无论哪个百姓谈到年初的萨尔浒之战,都会朝我刘家吐几口唾沫,一战未接,被建奴几个斥候吓的自相践踏死伤千人的李如柏都没人骂,竞骂咱们东路军了。”

杨端和愤愤不平道:“大帅一生忠君报国,平罗雄、征朝鲜、剿播州,哪一次不是身先士卒?现在马革裹尸了,竟落得如此名声!杨某不服!我要去都司府分辩清楚!”

刘俊伸手轻轻挡了一下要出去讨说法的杨端平,对方立马便只得老实下来。

“战场再远,东路军那么多将士,终归还是有逃回来的,父亲是战死沙场,还是投降了建奴,应该是早查清楚了。”

李顺开口道:“少帅说的是,早该查清楚了。”

刘俊转过身看着他们二人道:“该查清楚却未查清楚,除非是那些逃回来的人不敢说实话,或者根本就没有机会说实话。”

“到底是谁在搞我们?”杨端和颓然地坐在椅子上,苦苦思索。

大帅为人耿直,性情粗犷,若说得罪了哪些高官,真的是不足为奇,但像这种污人战场投降谋反的,乃是绝人门户的毒计,有谁会这么恨他呢?

刘俊也苦苦思索不出,他记性虽好,但上辈子并无兴趣涉猎历史,知道的也就是历史教材上的那些罢了,而刘綎被污蔑谋反这件事,教材上可是提都没提到。

“版本有很多,都有一个共同点。”刘俊道:“那些人都说,父亲将总兵大印献给了奴酋,表意归顺。”

李顺道:“兄弟们中了包围埋伏,都没走出几个,大印落在老奴手里也不稀奇,再说那杜松的大印不就被缴了吗?要不是因为魏无极拿着杜松大印催大帅进兵,咱们能中伏?”

刘俊道:“总之,你们这段时间不要出去了,既然有人想对付我们,你们去了都司府也没有开口说话的机会。”

二人闻言颓然叹气,其实刘俊不想让他们出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城里传的并不单有刘綎叛国投敌的事情,还有一件,那就是刘綎家中老少,已经尽数被押解京师,不久就要菜市口问斩了。

刘俊自然和他们没有什么感情,更不想冒险过去救护他们,可要是让杨端和、李顺二人看出他的无动于衷,终究是件麻烦事。

杨端和道:“但咱们干等着也不是办法。”

刘俊道:“没有办法的时候,等待时机便是办法。”

二人沉默不语,显然对刘俊的消极态度有所不满。

刘俊又道:“银子藏好了吗?”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