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民国江湖二十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关于荣五爷

第一百四十七章 关于荣五爷(第2页)

书友点击:

薛应清蓦地开口问道:“嗳,你为啥要清荣五爷啊?”

“因为我不忍心看他在这世上遭罪。”

“正经点儿!”

“因为他的花舌子,在奉天差点儿把我给插了。”

“这样啊——”薛应清小声念叨着,“那是得清了,不光要清,还得清个干净!可是,这跟我有啥关系?我为啥要帮你,去得罪一个不相干的人?”

“不用你蹚浑水,但你至少可以告诉我,荣五爷露面的时间吧?反正那时候,你们早就局成跑路了,也不耽误你们。你不看僧面看佛面,咱不还连着亲么!”

“少攀亲戚,生意是生意!”

“怎么是我攀亲戚,你刚才还让我叫你小姑呢!”江连横辩解道,“再者说,我不还答应给你两千报酬么,全当莪从你手上,买荣五爷的消息还不成?”

“钱呢?”

“不用催,明天我就让家里汇款。”

薛应清低头摆弄着指甲,嘟囔道:“我可只要真金白银,银元大洋,一摞一摞,码好了给我。”

“至于不至于?”江连横叫苦道,“你自己也说,现在银子不好兑,我上哪立马给你凑出两千现大洋?”

薛应清冷笑两声:“看来你混得也不咋地呀!”

“这要是奉天,我不用凑,直接给你。你要是不急,就等着过后跟我去奉天拿钱。”

“那你要是死了,咋整?”

“父债子偿,我给你打个欠条儿还不行?”

“那要是家破人亡,满门无后,我上哪找人去?”

“啧!你会不会说话?”

薛应清忽然从床上站起来,摆了摆手说:“算了算了,看你也不是成事儿的材料,我帮你一回吧。”

说着,她背对着江连横,走到窗台边上,也不知道戳在那里鼓捣着什么,只听她似是自言自语般地小声嘀咕:“但是,我得跟你说明白了,我是为了那两千现大洋,跟别的没关系。你别跟我赖账,我罪犯别人说得到、做不到,净骗我,死骗子,不要脸……两千现大洋,别忘了啊!”

江连横环顾左右,确信屋里除他以外,没有旁人,便试探着问:“你这是……骂我呢?”

“荣五爷的底细,我知道的也不多,而且也不保准——”

薛应清应声转过头,像是自言自语似的,开始讲起荣五爷的消息。

江连横见状,哪敢再有半句废话,立马老老实实地闭上嘴,只管洗耳恭听。

“我就赶着说吧!”薛应清在江连横面前来回踱步,“这个荣五爷,有人说是旗人,有说不是旗人,这就不清楚了,但有一点,所有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是从京城来的。”

“确实!他派到奉天的花舌子,张嘴就是一口京片子。”

“别打岔!”

薛应清横眉立目,厉声呵斥。

在这转瞬之间,江连横分明从她的神态中,看到了大姑许如清的脸,心下也明白了,她到底不是空有脸蛋儿的花瓶。

再说回荣五爷。

江连横打探此人的消息,到底缘何困难重重?

因为,在辛亥年以前,关外的线上,从来就没有这么一号人。

荣五爷从未在此开山立柜,也从未真正在线上混过。他是“一夜秋风凋百树”,自己带来了人,打从关东州一落地,压根就没跑过江湖,直接便成了气候。而且,此人行事低调、隐秘,奉省线上的合字,知道他的便不多,只有接触到红药生意,才能略微有所耳闻。

据传,荣五爷并非江湖中人,但也绝不是什么皇亲贵戚。

此人似乎挺有学识,精通东洋话,是最早那批留洋生,自费东渡,学成归来。

是真是假,犹未可知。

可以确定的是,荣五爷迹,是在庚子年,也就是太后西狩,“八国来朝”的那一年,就算不是那年,也是那年前后的一段时间。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