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一梦明末>第6章 兵备道衙门

第6章 兵备道衙门(第1页)

书友点击:

出了趟门,银子倒是借到手里了,可身体虚弱的陈修远,又躺在床上了。

待小柱子煎好药服侍陈修远服下后,陈忠便召集大家到一起,把大夫的话又着重讲了讲。

“现在华儿卧床不起,但去兵备道衙门不能拖。”

没办法只能自己、文抚和朝宗去了,三人再次嘱咐小柱子他们几句,便向兵备道衙门而去。

永平府兵备道衙门坐落于西城,距离他们租住的宅院不远,三人一炷香的功夫便到了衙门口。

陈朝宗于门岗禀报来由,陈文抚又奉上了碎银一两,其中一个人便进去禀报了。

这银子让陈文抚心疼,一个募兵普通兵卒的月俸才不到二两,加上各级上官克扣挪拿能到手一两就阿弥陀佛了,而且欠饷严重,这是募兵在九边重镇的待遇,卫所兵没有饷银,世袭军户义务打仗。

这时期战乱频繁,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食无所依,募兵变得容易,加上朝廷财政紧张,军饷又比同期低了很多。

这高高的台阶,朱红的大门,三人第一次在这么高的衙府求见,心里面祈祷,但愿这银子没白花。

兵备副史的外甥李夏,正在后院陪舅母说话,听的下人禀报,听到有陈姓三人前来求见,心里便明白七七八八。便与舅母告辞,不大功夫来到门口。

这衙门不是自己的府邸,没有舅舅的允许,他可不敢迎三人进府,几个人相互行了礼,李夏做主一起去酒馆谈话。

进了酒馆找了雅间坐下,陈忠便迫不及待的问到:

“李将军,我家陈老爷的事情,兵宪大人可已知晓?”

“陈百户言过了,鄙人还称不上将军二字,只不过是练军把总。”

“李兄不必过谦,如今朝廷募军练兵,我等户所兵久不堪用,李兄在军营定会飞黄腾达前途无量。”

两个人谈话间,小二进来招呼,点了几个菜要了一壶酒,小二唱菜名而出。

见小二出了门,李夏知道陈忠心急陈家事情,便说道:

“陈将军之事列位不要心急,陈家与我有救命之恩,我一定尽我所能办妥。昨日我已经将事情说与舅舅,他已答应过问此事,一两天就应该有消息了。”

听到李夏这般说辞,三人心中大定,李夏如此说应有了八九成把握。

陈忠心中暗喜,说道:

“兵宪大人过问此事,我们陈家之事定会顺利办理,我们是客军离家甚远多有不便,只能给兵宪大人付些茶水钱,等回到鳌山卫一定重谢!”

陈忠说便给陈文抚眼色,陈文抚接过话茬言道:

“对,定不能让李将军跑腿受累,我家少爷已准备好了纹银八百两,择机请李将军开道府后门,差人奉上茶水钱。”

李夏一听,知道陈家所言非是客套,真心送礼。有心收了银子,但转念一想陈家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自己的命还不值这些银子吗?再说舅舅已答应过问此事,无言其他。定定心神,对陈忠答道:

“陈百户言重了,陈家与我有救命之恩,休要提那银钱之事,难道我的命不比这银钱重?陈百户放心,此事定能顺利办妥。”

几个人边吃边聊,相互敬酒推盏,一直到了中午时分才散了席。李夏回兵备道衙门等消息去了,陈忠三人结伴回家。

兵备道衙门内杨梅山办理好当天的公务,衙门杂事自有书吏办理,杨梅山起身准备去后衙想起外甥李夏的事来,便唤来书吏。书吏闫庄孝闻讯而来,见闫庄孝进来,杨梅山问道:

“造办处是不是出缺一督办?”

“回兵宪大人,正是。李督办调任山海关了。”

“哦,造办处不能长时间无人主事,你可有人士举荐?”

这造办处可是个肥差,大把的银子流入,兵器盔甲的置办和粮草军饷一样,都是主官亲近之人才能任职。里面的弯弯绕绕闫庄孝心里门清,昨日大人的外甥李夏前来,听说兵宪大人要他留下,李夏现职把总任个督办绰绰有余,这两年多有武职任督办的先例,想到这儿便说到:

“回大人,练军把总李夏可任此位,李把总在阵前战功多有耳闻,对兵器盔甲了解详细,任此位再合适不过。”

杨梅山心道聪明人就是会办事,此人值得提拔教导。

“好!你去行文办理吧。”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