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书友点击:

知青下乡的头一年是吃国家的,每人每月领三十斤毛粮(连皮带壳的粮食),五块钱的菜钱。

所以这次苏梅她们除了分到的粮食和工分兑换的钱票,还有这一笔钱粮可以领。

李蝶排在前头两个,她下乡半个月只赚了65个工分,一工分值五分钱,就是三块两毛五分钱。

再加上国家的补贴就是六十三块两毛五分钱和五百多斤的毛粮。

粮食不完全是稻谷,还有红薯土豆小米这些。

李蝶把钱都领了,粮食领了五十斤的稻子,三十斤红薯,其他的暂时寄放在大队的账上。

一斤稻子大概能出七两左右的大米,五十斤的稻子出米三十五斤,省着吃也就吃一月多。

五百斤的粮食听起来好像很多,其实不够人吃一年的。

这还是在粮食丰收的情况下,要是碰上减产,那整个大队的人都要扎紧裤腰带过日子。

到苏梅的时候,还没等沈鸿问话,她就一股脑的把自己需要什么都说了。

“苏知青不错嘛,早就想好了?”

“主席说过,不打无准备的仗。”

沈鸿笑了笑,让旁边的副队长钱满福给苏梅算钱。

“你一共是105工分,加上第一年的口粮钱六十块,就是六十五块二毛五分钱。”

钱满福数好钱交给苏梅。

苏梅去一边称粮食。

李蝶提不动麻袋,站在那里唉声叹气的,不一会儿就有人主动帮她提粮食。

“啊,谢谢你。”

帮她的是王来弟的儿子胡金夏。

胡金夏长得不高,只有一米七五左右,但一张脸却格外的英俊。

李蝶红着脸和他道谢。

胡金夏看着她的眼神带着企图,她说道:“李知青走吧,我先送你回去。”

“好。”

苏梅领了粮食就站到一边等林红梅和沈柔。

三人也是先领了一部分的粮食,就算只是一部分加在一起也又两百来斤了。

“你们在这看着,我先扛一袋子回去。”

说着苏梅就提起一麻袋的稻子甩在了肩上,左手还提起半袋子土豆往家走。

周围的人都惊呆了。

新来的苏知青好大的力气啊。

那一麻袋的袋子少说也有一百多斤,她轻轻松松就能扛在肩膀上,手上还能再提半袋子土豆,大部分男人都做不到她这样。

家里要是有一个这样的媳妇,那地里活还怕没人干吗?

村里的大妈看向苏梅的眼神更加火热了。

苏梅本想自己把粮食搬回去,来回两趟就可以了,没想到林红梅和沈柔把剩下的分了一份,一人提着一个麻袋跟在她的身后。

苏梅想说什么,想了想还是没说出口。

三人离开晒谷场回了家,半路上遇见沈建国和沈建军两兄弟,他们不由分说拿过沈柔和林红梅手上的袋子,苏梅那半袋子的土豆也被沈建军接了过去。

“苏梅你可别多想,是我娘让我们来的,可和你没什么关系。”

沈建军哼了一声,他还是不喜欢苏梅,自己挨的每一顿打都和她有关,实在是喜欢不起来。

苏梅瞧他那样就嘴痒痒。

“谁和你有关系?李蝶吗?那你咋不去帮李蝶扛粮食呢?”

“李蝶是谁?”

沈建国不常在村里,一月只回来两三天,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这个李蝶和自己的弟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苏知青要说这话?

他凌厉的目光看向沈建军,沉声说道:“你又搞什么幺蛾子?”

沈建军缩了缩脖子,怂了吧唧的扛起麻袋就走。

就这破胆子还敢来招惹自己。

苏梅得意地哼了哼,贱兮兮对沈建国说道:“建国同志,你弟弟这里,”她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继续说道:“是不是有点堵啊,你还是要多教教,省得到时候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沈建国:这事拐着弯骂他弟傻呢。

“谢谢苏知青提醒,我爸妈是对他宠了一点,以后我会花时间管教的。”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