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红楼沉浸式围观>第456节

在大家的议论声中,有人问明明:“既然你留意到这个事情了,你觉得她在什么地方表达了她的喜悦。”

明明说:“我记得十几年前出土的一部著作里面收录了她的一些诗,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她做的诗词很少,一部分是在婚前和姐妹长辈一起做的,在我看来那是命题诗。这一部分是最多的。

她婚后有些也收录进来了,算的上是应制诗,应制诗本来就是歌功颂德的,应该是随大流所做。

总之上面这些诗都是她在某种状态下被要求作诗,并不是她主动去写诗,但是她也确实主动写过一首诗。

在班师回朝的时候看着茫茫草原她心生感慨,做过一首诗,很多人对她的评价是她不擅长作诗。她的诗词内容也是在描述眼前草原的广阔,但是写的不够雄浑壮丽,也不够婉约清丽,知道的人不多,而且下面对这首诗的标注是太后大胜之后班师回朝路途中所作,其他的就没有了,这也是她唯一和这场大胜有联系的主动的表达。”

这观点很清奇。

很多人开始上网查,查到之后有人瞬间站起来了。

当初在贾太后的父母陵墓里出土的书籍,是一本半诗集半散文的文体,也能理解用诗词写回忆录。

因为下面的那些回忆录性质的内容写的特别有意思,所以大家很多都忽略了诗词。

加上她们这些女孩子,大家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也没什么看头,特别是贾太后的,光论诗词那真是没一点灵气,水平从没提升过,自然是没有人多关注。

大部分人都觉得琇明的思路是正确的,两边空荡荡的墓室就应该是书房的入口。

而开启的关键就在诗词里。

一群人兴冲冲的冲了出来,找到了各自的导师和教授,把这件事给说明白。

一晚上这一些人在不断的研究,还有几个人背着氧气瓶拿着手电筒特意去墓室里面各处敲敲打打各处测量。

然而忙活了一晚上一无所获。

就有人来找琇明:“小姑娘不对呀,按你的说法,我们去左边的墓室里面找了,根本就没办法打开入口。”

琇明准备和大哥太爷爷一起走,听了这句话忍不住问:“你们查过拱形走廊里面的那些装饰品了吗?你们要了解贾太后的风格,除了那个拱形的门和挡在中间的石像,其他的都有用处的。

或许……那个拱形的门也有暗示,你们试着把一些配套的壁龛中的摆件撬起来搬过去站着?”

这小姑娘的思想很危险,那都是文物!

上次探查的时候把那被子撕烂了一点儿,就已经被批评了,你要是撬掉了里面的壁龛……

里面那玩意儿是不是早晚也要被撬掉带走呀?

反正这个时候琇明已经上车了,不少小年轻因为琇明这些话去找领导,领导根本不同意!

我们有那么多专家组有那么多权威,你们都不信,偏偏信一个外行!

信一个外行也就算了,人家还是个未成年的小姑娘!

人家的小姑娘思路天马行空……天马行空已经是个褒义词了,那姑娘根本就是想一出是一出……

领导极力反对,大家也无可奈何。

到最后还是长生给他们出了个主意。

“要不然你们抱个同体积,重量差不多的石头进去在里面多走几圈?”

这也行!

领导们的意思是,只要不破坏里面的文物,进去走几圈也就走几圈了。

他们也是很开明很大度的。

用情商低的说法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就有人去找了一些石头过来,这石头也不是随便找的,壁龛里面有不少摆件和宫灯,有些摆件儿在这一会儿看来确实是有一些含义的。

比如说壁龛里面有一匹马,全身盔甲的武士骑在马上正举剑厮杀。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