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飘飞的残叶>第36章

“说得笑人巴沙。”

“要是煞勾儿8没有看到你,谨防老子弄死你!”

马马儿一趟跑回紫竹寺,几法式把铺盖裹好,背在背上。走进村子后,又在一处没人居住的院子头,寻了一把锄头,然后跟在江泥水匠后头,一起把县城去了。

--------------------

1抽威:支持。2滑不脱:跑不掉。3低低儿大,一把把儿子:很小。4装个:凑一个。5利活:好处。6楔笃:过意夸得很大的赏赐或给与的气话。7大合儿:一会儿。8煞勾儿:等会儿。

b:普通

昨晚上,李茂盛在衙门里面吃多了。

清早起来,他接连拉了好几次。走出郭家,小肚子又隐痛隐痛的,一点不舒服。他不得不跑到林子里面,去蹲着。可他一不小心,叫野茅草把屁股蠚起楞楞,便折起裤子走了出来。没走多远,感觉小肚子还是叽叽咕咕,老是想解大便。可事情太多了,他没有那么多时间找厕所,整来屁股上夹起??,裤裆里面臭汹汹的,难受极了。

李茂盛按着肚子,在村子里面跩了一阵,没有找到几个民工。他想不出办法,只好弓起背,忍着肚痛,又把铜锣拷打起来。

“当——当——当——”

“各家各户注意了,维修城墙,娃儿大小都要去。装病的,逃避的,通通都要绑起去……”

“当——当——当——”

接连不断的铜锣声传到了紫竹寺,马马儿搞不清楚,寺庙外边,究竟生了什么事情。

他顺着声音,悄悄走进村子,现一边拷打铜锣,一边喊话的人是李茂盛。虽然他非常害怕李茂盛,但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听见的声音,心里有些好奇(这时,马奶奶已经死去几天,马马儿的心情,也稍微平静了一点),便远远地跟在后面,当尾巴跟。

马马儿打着吊线,走了几户人家,才知道敲打铜锣,是为了提醒村子里的人去修城墙。马马儿最不喜欢的人,就是李茂盛,他便往树林里面一钻,独自走了。

马马儿来到高坎底下,在一个偏僻的荒草丛中,现了一棵红柑树。树上挂满果子(那是秋天成熟后,无人采摘的果子),他以为那是不能吃的野生红柑子,没去管它。

一只小鸟飞来,歇在用竹筒培育的(为了繁殖优良果树,在竹筒内加细土,将切开的半边树枝插入土中,让其慢慢长出根来)树枝上,他随手捡个石头,嗖儿声甩去。小鸟飞了,但咚声掉了个红柑子下来。他搣开一尝,一点不酸,而且,回口还是甜的。就找根杆子,戳了许多下来,用衣服包起,拿回了庙里去。

马马儿把红柑子放好以后,又拿家伙,准备把树颠上剩余的红柑子,全部摘了。

当他第二次走进村子时,前面传来了惊恐的敲门声。他躲在竹林里面一看,是李茂盛在村子中间吼闹。马马儿害怕他,不敢走过去。他东躲西藏,绕了一圈,眼看高坎已经不远了,谁知对面路上,有一些乡亲,被两个军兵押了过来(这两个军兵,就是先前的两个军兵,他们在半路上把第一批民工交给接应的军兵以后,又回来了)。马马儿感到事情不妙,唰声蹲下身子,躲了起来。

“有人,有人!”押送民工的一个军兵,大声吼道,“这边有人!”

“哪里哦?哪里哦?”李茂盛在前面路口上,听见军兵呐喊有人,哗声骂道,“他妈的!”

马马儿以为军兵现了他,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出不出来?”李茂盛把敲打铜锣的棒棒唰声一举,“不出来老子弄死你!”

马马儿见李茂盛和军兵们凶神恶煞的样子,抖着身子正要站起身来。可军兵却朝旁边一趟跑了过去:“妈哟的,朝哪里跑?”

“截住,截住。”李茂盛也闹了起来,“把他截住。别把他放走了。”

马马儿这才明白,李茂盛和军兵并非冲着他来。而是前边茅杆丛中,还藏了其他人。

“是哪个刁民哦?真是不像话呐。”

“截住,截住。”军兵啪声把鞭子一甩,“赶紧把他截住,赶紧把他截住。”

躲在茅杆丛中的人,知道躲不过了。他害怕军兵收拾他,唰声走出来,一趟跑到李茂盛背后躬着。

“唓,给李大爷调皮。”李茂盛反起手臂,一把就把后面的人抓着不放。“跑哇,这下跑哇。把我惹毛了,老子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信不信?捶你的骨油,打碎你的踝骨!”

军兵跑过来后,不由分说,提起鞭子,就是一阵狠狠的抽。

“龟儿子,不整得你惊呼叫唤,不知道好歹。”

“军爷饶命,军爷饶命……”

“饶命?还敢逃跑不?”

“不是逃跑,不是逃跑。你们听我说吧,军爷,我妈死了,想抓紧时间把她埋了。才将把墓地里去挖坑转来,看见你们腰上那把刀,好吓人的,心想等你们走了我就出来,谁知叫你们看见了。真的不是逃跑,真的不是逃跑。维修城墙,不是三两天的事情,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等我把我妈埋了就去吧。用不了多长时间的。”

“这才怪了,你妈早不死迟不死,单单维修城墙她就死。说来谁信?”打人军兵提着那人领口吼道,“兴编白话嚯?”

“哟喂,有谁愿意乱说自己的妈死了嘛?说半句白话我都不算人,真是死了……”

“军爷面前,”李茂盛说,“还狡辩?”

“不信?你们去看吧。”

“看什么看?”李茂盛凶神恶煞说道,“军爷说没有死就没有死嘛。”

“……呦喂,真的……”

“你看哇,”另一个军兵咬牙切齿吼道,“你有多少门枋,他就有多少对子。”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