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直播后,四阿哥改拿团宠剧本>第125章 第 125 章

第125章 第 125 章(第1页)

书友点击:

“九哥就是太见外,都是兄弟,他若是喜欢,改明儿我跟皇阿玛说,把这个大将军王让给九哥又何妨。呕”六阿哥学着十四阿哥阴阳怪气的样子,末了还做了个呕吐的动作,夸张的抹抹嘴,“你们是没看见十四恶心巴拉的样子。明明心里得意的要上天,偏偏要做出一副淡泊名利的样子,殊不知他这样只会更让人看不起,恶心。”

拿起桌子上的茶杯漱漱口,六阿哥控制自己不去想关于十四的事情。他举起双手投降,“我跟你们说,日后你们谁愿意去跟他兄友弟恭谁去,反正我是不会再去了。”说完他就把脸扭到一边。

看着他别扭的样子,太子好笑的摇头。“当初也不知道是谁,听说要去跟十四保持良好的兄弟关系,自告奋勇前去,说在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怎么现在后悔了”

对十四他们是不放心的,名义上是好兄弟间多走动,实际上也有监视的意思。

六阿哥不好意思的红了脸,他轻咳一声掩饰尴尬,“也不是后悔,我就是,”就是怒其不争。

到底是一母同胞,他相信四哥跟他心情是一样的,哪怕十四对他们仇视,他们对十四也有一份别人没有的宽容。就如同四哥有事情总会下意识把他护在身后一样。

他们不想看着十四一错再错,就算最后真的劝不了,也希望能在十四犯下大错的时候制止。

若换成别人,他相信,他们不摁死十四就不错了,谁会提点

当然他说这话也不是怪其他兄弟。他们的做法也是人之常情。

坐在他身边的四阿哥拍拍胤祚的肩膀。所有兄弟里面他是最了解六弟心情的。说句薄情的话,六弟跟他不同,他自出生就抱离乌雅氏身边,那些年乌雅氏做的事情,也让他知道对方从未把自己当儿子。

而他自己,说句实话也不觉得乌雅氏是他的额娘。

老六跟自己不同。当年乌雅氏是真的很疼他,或许这份疼爱掺杂了其他,但她对六弟的心是真的。

额娘曾说过,乌雅氏临死之前都在祈求皇阿玛,希望他能善待六弟,说六弟什么都不知道。

他对十四可以冷情,但他知道六弟做不到无动于衷。十四出事,六弟肯定是兄弟中最难过的一个。

太子了然的点头,他很坦然,“老六你放心,只要他不是犯弑父杀君这样的大错,就算是谋反,看在你跟四弟的面子上,孤也会饶他一条命的。”

胤礽把话说明白,六阿哥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支支吾吾,“谁,谁关心他。”

其他人但笑不语,他们的笑意彻底惹恼了六阿哥,气的他拂袖而去。

笑过之后,十一阿哥说道“这事儿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还在想什么时候去江南耍耍呢。”他性子活泼,最坐不住,如今朝堂风起云涌,小动物的直觉告诉他还是老实待着不乱窜的好。可老实一天可以,一直这样,他就有些受不了。

说起这事众人也收敛了笑容,太子沉吟片刻“快了。”

康熙年纪大了,经历过死鹰事件、良嫔自缢,他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身体一直没有恢复。如今虽然也上朝听政,奏折这一块基本上都交给太子处理,他只负责从旁指导。甚至有几次上朝他都是让太子坐在旁边处理,若有不足,事后教导。

皇上的意图所有人都看明白了。大家都知道一旦太子能独立完成政事,就是皇上退位的时候,而这个时间也不远了。

转眼间到了年尾,年夜宴上康熙感慨“朕八岁登基,如今已经四十二载,回想过往,朕自认对天下百姓还是略有贡献的。保成,他日你登基,可要记得时刻为百姓着想,切记贪念。”

太子肃然,他从座位上走下来站在中间恭敬的说道“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

康熙欣慰的点头,这半年胤礽进步很大,他很多想法都与自己不谋而合,相信只要他能按照那个思路走下去,大清必定会繁荣昌盛的。

“胤禔、胤禛你们兄弟各有所长,日后也要全力辅佐太子,须知独木难成林,只有兄弟齐心,天下太平,大清才能长久。”

四阿哥等人也紧跟着站起来,他们落后太子一个位子躬身,“儿臣遵旨。”

一番话很像是在交代后事,佟国维有些慌张,等皇阿哥们回到座位上他才站起来,勉强笑笑,“皇上,您”他想问皇上为何说这番话,又怕听到的是自己害怕的答案。

佟国维很清楚,他能像现在这样,佟家能有如今的荣耀,除了靠佟家早年的战功,最主要的还是皇帝外家的身份。如果没了这层身份,佟家早晚会泯然众人。这也是他为何全力支持八阿哥的原因。

可现在八阿哥眼看着再无复起的可能,与八阿哥交好同样身后没有多大助力的十四阿哥还未成长起来。皇上可不能这个时候卸任。

佟国维脸上的纠结康熙看的清清楚楚,他心里深深叹息,“朕老了,体力大不如前,太子很好。这江山早晚要交给他们年轻人。”

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何况新皇。佟家这些年做的事情他心里清楚,太子也清楚。等太子上位,说不得就要清算了。可若自己活着,总能保佟家几年安稳的。叶克书这一代品行已定,下一辈好好教导还能富贵个几代。

这些,佟国维或许并不懂。又或者,他懂,只是懒得去思考深究,他的内心早就被夺嫡这条捷径给侵占了。

似乎不愿意多谈这件事,康熙转移了话题,开始说起今年关于新物种的事情。说起这个事,康熙脸上的笑容就止不住。

大部分政事都交给太子,他也没闲着,他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新物种上面。这些物种确实如太子所说比小麦、稻谷的产量高,而且它果腹效果比它们更强。康熙现,他连着吃了几天玉米、高粱,之前因为长期久坐有些凸出的小肚子都消失了,浑身舒畅不少。

这可真是个意外之喜。

它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种子太少。

太子把所有的种子都拿出来,也才种了几倾土地,这点产出别说够整个大清的国土,只北方的百姓都不够。

说到这里的时候康熙是惋惜的,不过不要紧,只要他们努力用不了两三年就能存够种子,让大家尝试新物种。想到这里他又豪情万丈。

最后他又说道“早年朕曾登顶泰山,你风景让朕难忘,朕欲明年前往泰山,到时候胤礽跟着朕一起。胤禔,你与胤祉等人负责监国。”

泰山为东岳,有五岳之的美称,它的意义与众不同。早年康熙去泰山一路上三跪九叩甚是虔诚,随后又每年让人拨一份香火钱去往东岳。他这次带着太子,加上之前说的那番话,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国宴结束,玛尔珲并未回府,他七拐八拐,从后角门进入八阿哥府。这个角门直接连通前院书房,他不用担心遇上别人,一路走得很快。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