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谁都没有想到,这边林老太刚劝说完王桂芝,那边赵曼的家人居然上门了。

刚开始赵曼还很高兴,毕竟她跟爹娘也有小半年没见面了。

可是,

“娘,你说啥”赵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用手指扣了扣耳朵眼,试图把那话抠出来再听一遍。

赵母脸色讪讪,这话她真不好意思再说一遍,可是身边的儿媳妇轻轻拉扯了她一下,想想家里嗷嗷直哭的孙子。她红着脸硬着头皮又说了一遍“曼儿,咱家没粮了,你给些粮食。我们也不多要,就给五十斤玉米面就成。”

听了这话,赵曼真的要被气笑了。

她娘家是隔壁临水公社的,临水公社跟临川公社一样,都是属于永丰县城,不同的是一个靠山,一个临水。赵曼的娘家赵家庄附近就有一条大河。

是以,她娘说什么家里收成不好没吃的,赵曼是不信的。她锐利的目光盯着她娘,只看得对方心虚的地下头不敢与她对视。

看到这里赵曼还有什么不明白。

她爹娘的性子往好了说叫老实,往不好了说那就是没主见懦弱。因为爹娘的这个性子,她从小没少受委屈,也是因为这个才变得强势起来。

而她哥的性子跟她爹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看着她娘身边眼睛乱转的嫂子,赵曼悔不当初。

正是因为她爹娘哥哥的脾气,当初哥哥结婚的时候,她才建议父母给找个强势的媳妇,这样一家子好歹能有个拿主意的人。

赵家大嫂是家里的长女,也确实里里外外一把抓,可就是有一点不好,那就是补贴娘家。赵曼有时候也会补贴娘家,可那是在自家有结余的情况下。

赵大嫂不同,她对上娘家就是只乖乖听话的小绵羊,但凡家里有点吃的喝的,她第一时间想的不是给孩子、男人补身子,而是送回娘家。

如此年复一年,赵家人勤奋,可个个骨瘦如柴吃不饱饭。而赵大嫂的娘家人那是面色红润,吃穿用度比城里人都讲究。

家里没粮食了,不用说又是被大嫂拿去补贴娘家了。

想到这里,赵曼恨不得上去给赵大嫂一个耳刮子。可看着大嫂同样皮包骨的样子,她又担心自己这一下就把人打的散了架。

她恨铁不成钢的指着赵大嫂问道“家里的粮食是不是又被她补贴给娘家了”因为生气,她现在连大嫂都不想叫了。

赵母听了这话低着头不敢说话,她这个闺女从小就有主意,她又不是个能说的,担心自己越说越错。

赵大嫂呢,虽然也有些不好意思。但见小姑子说娘家人的坏话,心里不高兴的站起来说道“那是我娘家,家里揭不开锅了,我拿点粮食怎么了”

都到了这会儿,赵大嫂还不认为自己有错,赵曼都被她给气笑了。

她打开房门,一手指着外面,一边说道“是,你是人家的闺女,补贴娘家没错。我跟你啥关系,凭什么要供着你家人吃喝”

怼完赵大嫂,赵曼看着不知所措的母亲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娘,咱们大半年没见了,你来看我原本我是很开心的。可是,你来到现在没问过我一句过得好不好,张口闭口就是家里没粮食了。大家都是这十里八村的,谁家啥情况不知道。咱家都没粮食,您觉得临川公社,我婆家就有粮食”

“就算人家有粮食,可是人家凭什么要帮着你女儿养爹娘、哥嫂侄子侄女”

抹了一把眼泪,赵曼看着她娘说道“您这样大张旗鼓的上门来要粮食,还张口就是五十斤玉米面,您想过我的处境没有”……

抹了一把眼泪,赵曼看着她娘说道“您这样大张旗鼓的上门来要粮食,还张口就是五十斤玉米面,您想过我的处境没有”

她回来好几天了,家里的情况也多少看得出来。

以前家里都是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玉米面,有时候还会掺点白面,吃上几顿二合面的馒头。如今呢一日两餐不错,主食不是高粱饭就是蒸红薯,玉米面那都是奢侈的。

全家人也就小妹和几个小娃娃能吃点好的玉米面疙瘩汤。

再说了,她的户口早就迁到城里了,吃的是城里的救济粮和老宅这边给的补贴粮。四嫂一家虽然什么都没说,性格要强的她依旧觉得抬不起头。

现如今她娘还跑来要粮食,是觉得她日子过的太好了吗

怕她娘不明白,赵曼把这些掰开了给她娘说清楚。

赵大嫂不以为然的撇撇嘴,心说糊弄谁呢,赵曼可是城里的工人,手头有的是钱和票,她说吃不饱饭谁信

赵大嫂自认为做的隐蔽,没想到还是被赵曼看到了。

她心里气结,再看看跟个鹌鹑似的亲娘,忽然扯起赵大嫂就往外走。

“我倒要去上坡村问问,他老李家到底还要不要脸,这样窜唆婆婆跟小姑子要粮食补贴娘家的婆娘,我们赵家要不起。倒不如还给他李家得了。”

谁都没有想到赵曼会说出这样的话,就连赵大嫂都懵了,,,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

本章完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