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回到1973做暖男>第74章 淘换到宝物

第74章 淘换到宝物(第2页)

“有这么严重啊大娘。”方明放下背篓,指着里面的东西:“这是上次您纸条上写的那些米面白糖和豆油,要不你先放起来。”

“谢谢小方,他们都着急的不得了了,饿的不行啊!对,我还是先把东西放起来,保险为好。”大娘提了提背篓,感觉拿不动:“小方,你帮大娘放到密室好吗,大娘提不动。”

“这不合适吧大娘。”方明不是不想帮,主要是上次大娘说了,那是她们家的密室,里面应该有不少贵重的东西,自己哪能随便进去。

“小方,大娘相信你,你可以自由进出。大娘这两天还想了,咱们离的这么远,你来一趟也不容易,万一你来了大娘不在,那不就抓瞎了。以后大娘就给你一把家门钥匙,他们需要的东西,大娘如果不在家,你就直接放到密室就是了。”

方明想到,这又是人与人之间一次信任的升级。

来到另一房间,大娘教方明挪动柜子,用脚使劲踩动其中一块砖,一个洞口便缓缓打开了。顺着一层层台阶便进入一个地下空间。

点亮煤油灯,呵!空间还真不小,还有些桌椅木柜,估计里面也应该有些值钱的东西。

“小方,知道怎么进来了吧?以后大娘不在,你就把要换的东西放这里就好了。”接着又道,“方明,我就在这里把下次要换的东西交给你,省得出去再遇到什么麻烦。”

大娘从桌子的抽屉里拿出一个黄布包裹着的物件。打开一看,金光闪闪。是一件立式佛,佛像头顶髻,表情平和,身穿偏衫式袈裟,左手握着一只净水瓶,身体笔直地站立于莲花托之上。

“小方,主家说,这个佛像是唐朝的。我怕出现差错,专门让咱们榆县解放前开当铺的于老板掌眼。他说,这尊金佛确实是唐朝铸造的。造型精巧,工艺精湛,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

“是嘛!”方明兴奋不已,拿过来仔细观瞧。

小金佛不算太大,也就15cm左右那么高。但年代久远,做工精巧。放在后世不能说价值连城,却也价值不菲。

受金银换粮的启,方明觉得现在应该是收购这些物件的最佳时机。持有人得到了救命的粮食,这对他们来说是最为要紧的事。如果命都没了,要这些不能吃不能喝的物件又有什么用。

对于方明来说,虽然现在这些东西不被人们看好,但这就是收藏。不被看好价钱就低,价钱低收藏就划算。等到可以自由拍卖的时候就是大财的时候。

“大娘,人家没说想兑换点什么?”

“字条上给你写着呢!”大娘告诉方明。“不过这尊金佛人家好像要的多,5o斤白面,1o斤猪肉。”

方明想想,划算,太划算了,再过二、三十年,它的价值可就不是一袋白面几斤肉的价格,恐怕得一车皮面粉几十头猪来换了。

“小方,看见柜子上那个梅瓶了吗?那就是刚才给你说的当铺于老板拿来的,他说这叫宋代缠枝牡丹纹梅瓶。当时他是给了出典人2oo两白银,但典期到后出典人无钱收回,便成了于老板的心爱之物。”

方明抚摸着这件精美的物件,也是爱不释手。

他记得自己前世在电视鉴宝节目中看过介绍。梅瓶出现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梅瓶的美,在中国瓷器史上流传已有千年。

梅瓶初称经瓶,本是酒器,这跟宋代皇家的讲筵制度有关。讲筵也叫讲经,讲完之后大家要吃饭,当时的酒便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人们习惯称其为经瓶。

皇家如此,民间也争相效仿,经瓶一时间成了大小酒铺里的寻常物。

后有人现,将一枝梅花插在这造型独特的经瓶之上,瘦骨嶙峋的梅枝与造型婀娜优美的经瓶搭配起来,更具独特的韵味风情,梅瓶之名便因此而来。

正如宋诗所云:“公余终日坐闲亭,看得梅开梅叶青。可是近来疏酒盏,酒瓶今已作花瓶。”

方明心想,这也就是现在特殊时期,人们缺衣少粮,生活困难。不然他们也不会就这么便宜地把手中的心爱之物舍弃。还是粮食惹的祸。

“这件于老板要多少东西。”方明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要的也不少。5o斤玉米面,1o斤白面。2斤白糖。5斤豆油。”

方明再仔细观察这件器物,体形修长,肚大口小,釉质细腻,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是名副其实的梅瓶中的珍品。

“大娘,你把纸条给我,我好回去备货,人家也是急着等粮呢,咱也不能让人家每天饿着肚子等。”

大娘掏出小纸条,除了梅瓶和小金佛,还有几根大小黄鱼,要求兑换的东西都不多。

看来这些人把这些东西已不当一回事,先是保命要紧。

怕时间长了引起麻烦,方明包好梅瓶,放入背篓,带上小金佛和几条黄鱼匆匆离开大娘的家。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苏媚赵春城南烟也曾向北城双男主,酒后不小心和死对头睡了我是绝色美少年玄幻:老婆女帝,萌娃大闹九州全民神祇:我献祭亿万生灵成神综影视:阮墨竹归红楼沉浸式围观全民转职:修仙者废?看我一剑开仙门!趁校花家里穷,忽悠她当女朋友穿越星际妻荣夫贵城里的香艳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国民女神穿进肉文中【高、SM、NP】正文免费一品红人惊艳绝伦恃宠入婚综影视之蓉蓉无敌六皇子在人间